小结石大隐患——24小时碎石取石门诊帮您排出假期的"扫兴石"
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,尤其在夏秋季节,由于饮水量相对减少,结石发病率有所上升。近日,我院泌尿外科成功为一名65岁女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,使其摆脱痛苦,得以安心享受十一假期。这一案例也再次为广大结石患者敲响警钟:输尿管结石切勿因“小”而忽视,早发现、早治疗是关键。
“小结石”引发大麻烦
65岁的王女士(化名)因间断性腰腹痛在外院诊断为输尿管结石(约0.7×0.5cm)。根据常规建议,王女士的结石较小于是尝试了保守治疗——口服止痛药、每日饮水2000ml并配合跳绳运动。然而,两周后结石仍嵌顿在输尿管中段,导致反复发作的剧痛。转诊至我院泌尿外科时,刘现义主任团队通过CT检查发现,结石虽小但已引发输尿管黏膜水肿,形成“顽固性梗阻”。

CT下显示结石
这一情况并非个例。许多患者和王女士一样,认为“小结石”无需小题大做,寄希望于保守治疗。诚然,对于一些长径较小、表面光滑、停留时间短且无明显梗阻和感染的输尿管结石,保守治疗可能有效。但结石能否自行排出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结石的大小、形状、位置、输尿管的通畅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输尿管蠕动功能等。当结石在输尿管内发生嵌顿,便会造成尿路梗阻,尿液排出受阻,肾盂内压力升高,引发剧烈的肾绞痛。长期嵌顿还可能导致肾积水,损害肾功能,甚至引发尿路感染、脓肾等严重并发症。因此,“小结石”绝不等于“无风险”,保守治疗期间必须密切随访,一旦发现结石未能排出或出现梗阻症状,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精准微创,立竿见影
当晚,刘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。该技术通过纤细的内镜直达病灶,利用激光能量将结石粉碎成粉末状,同时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。手术仅耗时30分钟,术后6小时患者即可下床活动,疼痛完全消失。王女士惊喜表示:"原以为要住院过节,现在能安心享受十一假期了!"

术中显示结石
在此,刘现义主任提示大家“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要避免三大认知误区”:
1."小结石可自排"的盲目乐观
临床数据显示,直径<6mm的结石自然排出率约60%,但若合并输尿管狭窄或结石棱角尖锐,嵌顿风险显著增加。
2."忍痛观察"的侥幸心理
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、感染甚至肾功能损伤,延误治疗将大幅增加后续手术难度。
3."假期不看病"的拖延习惯
我院泌尿外科特别开设24小时碎石取石门诊,节假日无休,确保患者及时获得专业救治。
这例病例再次印证: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关键在于"时间窗"。我院泌尿外科以"微创技术+24小时服务"为特色,为患者提供从急诊到康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,让结石不再成为假期的"扫兴石"。
健康倡议:科学防治输尿管结石
->早筛早治:突发腰腹绞痛伴血尿时,应立即就医行泌尿系超声检查
->技术优选: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并发症少的优势
->日常预防:每日饮水≥2L,限制高草酸食物(如菠菜、坚果),定期体检
稿件审核/泌尿外科 刘现义
文字整理、排版/品牌服务部
图片、视频提供/泌尿外科
免责声明
本平台部分文章、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,文中出现名称均为化名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!

